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教育论文 >

大学英语合作教学模式研究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3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大学英语;合作教学模式 [论文摘要]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合作教学模式的涵义,从师生角色关系、教学运作勾弦、激励机制三个方面运作构建教学模式。这种大学英语合作教学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合作教学中的两大问题,即“外语学

"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大学英语;合作教学模式

[论文摘要]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合作教学模式的涵义,从师生角色关系、教学运作勾弦、激励机制三个方面运作构建教学模式。这种大学英语合作教学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合作教学中的两大问题,即“外语学习焦虑”和“社会惰化作用”。



一、引言

自我国大学英语改革以来,合作型教学引起广大外语老师的注意。课堂教学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合作型教学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日渐盛行。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发现合作学习条件下的个体惰性。在合作学习活动中,评价的对象是团队,有个别同学则把团队当作了避风港。笔者曾经作了一次教学实验。实验对象是广东医学院2005级学生70人。笔者先后搞了两次英语辩论赛(成绩列入学生英语综合成绩评定),第一次是以小组为单位,第二次是以个体为单位。发现第一次辩论赛的发言水平在质上较第二次高,但第二次的发言人数及次数在量上较第一次多。笔者又进一步作问卷调查以究其原因,发现,第一次辩论赛中,有少部分同学存在“反正不用我发言,不用费那个劲”;在第二次辩论赛中,有同学反映“好紧张啊,想好了站起来就忘了”。因此,只有合作没有竞争,就会出现“社会惰化作用”(即,人们在群体中容易推卸工作及责任);而没有合作,只有竞争的个体学习不但引发学生的高焦虑度,而且会失去更多的学习机会。如何能避免教学中的“社会惰化作用”,同时又降低学生的“学习焦虑”程度呢?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竞争型互动合作教学模式为解决“外语学习焦虑”和“社会惰化作用”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建构主义合作教学的涵义

三、建构主义合作教学的运作勾弦

(一)师生角色定位
建构主义理论下,师生角色得以新调整。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以教师为主导,以“传道授业”为主,向学灌输知识。大学英语教学遵循一种单一的线性的教学方法。以读写课程为例,首先是课文背景介绍,然后“分解各段”,以“生词讲解”、“句型操练”和“语言点”为重点,而对于篇章结构所体现的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却往往被忽视,学生被动地学习,机械地记忆,只会简单的句型的堆砌。建构主义认识论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论的基础。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大学英语合作学习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从走出对老师的依赖,走向学生间的互相依赖。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即认为学生者的实际发展水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存在着差距〔4〕。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背景下借助于老师和同伴的帮助,尤其是几乎在同一水平上的同伴的帮助,通过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的输入,不断地填补差距,获得自身认知结构的发展。在这里,老师成了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学生成为意义建构的主动者。

(二)以学定教学的教学运作模式
建构主义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注重大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应用和提高,通过在实践中实现意义的建构,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提高学生英语能力。因此,在教学运作中采取以学定教的模式。
首先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克拉申的输入假设认为,二语习得产生的一个条件就是习得者所接受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要超出其现有的知识水平。理解是指学习者关注语言的意义而非语言的形式,远远超出学习者现有的水平或接近其现有水平都不能收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第二,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语言认知水平为出发点,开展多样化的小组合作形式,例如,任务小组,项目小组,兴趣小组,研究小组,友谊小组等多种的合作模式。其目的是还学生学习自主权,增加学生参与语言活动的机会和促进语言的语际交流为目标。例如,在阅读当中,我们可以采取任务小组的阅读形式。我们事先可以把阅读材料分发给学生,让不同的小组来讨论。再按照学生的同一认知水平来分组,让他们就同一话题来讨论。这样就使得不同小组就同一问题做出不同讨论,实现了组间的交流与合作;而组内的合作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无拘无束的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有效地降低了外语学习焦虑感。同时,组外的竞争就好比给学生提供了一块竞技的领域,为学生自我展示提供了一个用武之地,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小组竞争在团结合作的基础上摒弃了狭隘自私的个体竞争意识。让学生长期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意识和学习态度,从而以点盖面地提高整体的学习效率。 (三)建立竞争型的多元化的激励机制
斯纳金的强化理论,强调外部控制对人的行为的调节作用。这一理论认为对人的行为的肯定与否,决定了这一行为是否重复出现。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外部控制因素,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教育目标的追求。教学评价是激发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借助外在的力量,促进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的转化。我们改革传统的以学生学习效果为测量对象的评价体系中评价主体单一的状况,建立评价主体多元化的体系,即改变目前评价主体仅为教师的局面,建立以学生自评为主的师评、学生自评、他评相结合的评价主体多元化的合作激励体系。在这个合作激励结构中,激励对象是小组而不是个人。建构主义评价机制的最终目标是看学习者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社会心理学家多伊奇(Morton Deutsch)认为有三种目标结构:第一种是合作目标结构,即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一致,个人目标帮助实现群体目标,群体目标实现了,个体目标才能实现。第二种是竞争目标结构,即,个人目标之间是相对立的且相排斥的,个人实现自己的目标的努力会妨碍他人目标的实现;第三种是个人的目标结构,即,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是毫无关系的。约翰迅兄弟对这三个目标作了进一步研究,发现:“同竞争的目标结构、个人的目标结构相比,在合作的目标结构下,学生的学习会产生更多的人际吸引〔7〕。”。因为合作目标结构不但能促进增强个体成员的接纳感和归属感,从而促进团队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机制既不会引发学习焦虑感,又有效地防止了“社会惰化作用”。

四、结语

基于建构主义的大学英语合作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从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老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主义的促进者。而且要求教学最终的目标是学习者完成当前所学知识 的意义建构。“如果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大家共同建构语言的意义,那么每一个人的智慧与思维都能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在这种基础上建构的语言意义将更加全面、准确〔8〕。”基于建构主义的大学英语合作教学模式,充分地发挥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增加了学生的信息量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减少了社会惰化作用,同时提供了和谐的会话交流环境。组内同伴会充分尊重同学的感受,即使是差生也不会体验来自集体的负面压力,使外语学习焦虑度保持在适量水准。

[参考文献]
〔1〕陈琦.认知结构理论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1).
〔2〕皮亚杰. 结构主义〔M〕.倪连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布鲁纳. 布鲁纳教育论著〔M〕.邵瑞珍,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4〕于霞.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现代信息技术外语教学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05( 3)
〔5〕张建伟,陈琦. 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北京大学学报,1996(4).
〔6〕维果茨基.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余震球,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7〕曾琦.学会合作:青少年合作学习指南〔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8〕庄智象,黄卫.试论大学英语教材立体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外语界,2003(6).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lunwen/jiaoyu/156715.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