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 > 艺术论文 >

艺术论文

  • 走向生活的美学——20世纪西方美学的主体走向(1)

    第二种是朱狄先生的意见。他认为,“整个20世纪,西方对美学的思考就是以加深经验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这两种类型的区别来进行的。这样,这两种最基本的类型就被划分为‘科学美学’和‘分析美学’。”(注:朱狄:《当代西方美学》,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页... [查看详细 ]
  • 意志:叔本华哲学与中国美学(1)

    一、叔本华的唯意志主义及其美学思想 19世纪,当德国古典哲学到达颠峰之际,当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将他的理性主义哲学称作是绝对真理之时,一股强劲的反叛思潮在德国开始涌动,这就是唯意志主义。其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叔本华(Authur Schope... [查看详细 ]
  • 德国古典哲学对美学基本问题的贡献(1)

    摘 要:鲍姆嘉通为美学命名以后,美学问题便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今的美学家都非常重视美学在德国古典哲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还特别注意区分德国古典哲学家对美及其相关概念的不同论述。笔者认为,德国古典哲学对美学史的突出贡献是奠定了美学... [查看详细 ]
  • 关于美学的当代取向(1)

    美学学科即“美学之为美学”的重建,我曾经说过,包含三个层次:从深层的角度说,是对于美学的特定视界的考察,它着眼于美学学科即“美学之为美学”的的根本规定(只有研究什么,美学才是可能的);从中层的角度说,是对于美学的特定范型的考察,它着眼于美学... [查看详细 ]
  • 中国美学百年回顾(1)

    摘要 本文从20世纪中国美学的理论来源、发展阶段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这百年美学进行了回顾与反思。并对新世纪中国美学的走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中国美学 百年美学 四大来源 20世纪中国美学,是中国百年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她关注着中国的现实,关怀中... [查看详细 ]
  • 论中国传统美学的生生品格(1)

    中国传统美学具有丰厚的文化蕴涵,是中华民族生命意识的洋溢,它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呈现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了解与研究这种品格特性,是我们今天在传承中华美学精神,建构新型文艺美学与文艺理论过程中的必备功课。 一 中国传统美学的生生品格,首先体现在它所... [查看详细 ]
  • 对当代美学问题的思考(1)

    关于“实践” 毫无疑问,把实践引入美学,是一场美学革命。以实践为出发点而建构的实践美学,是目前中国美学的最高形态。正如刘纲纪教授所说的,实践美学是中国对世界美学的大贡献。90年代以来,随着美学研究的深入,实践美学由于自身的不完善性等受到挑战,... [查看详细 ]
  • 美学民族化与本土性问题的叩问(1)

    作为一个独立的 理论 研究 学科,美学在 中国 已有了整整一个世纪的 发展 历程。百年时间不可谓短,然而迄今为止,中国的美学研究从基本观念、概念范畴到体系构架却基本上依然都是从西方输入过来的,只是从作为印证观点的部分 艺术 实例和少量中国美学思想史... [查看详细 ]
  • 建国五十年美的本体论研究述评(1)

    内 容 提 要: 本文从美学研究的对象、美的本源和美的本体等方面对建国五十年来的美的本体论研究作了初步的清理和总结。 关 键 词: 建国五十年 美的本体论 研究 述评 任何一种理论的建构都必须寻找自己的理论基石或依据。美学体系的建构也是如此。从历史的... [查看详细 ]
  • 分析美学的衰落和形而上学的复兴(1)

    一 分析美学家逐渐认识到,他们在理论上停滞不前的原因,在于相信把对认识论问题的解决同“形而上学”分割开,同对重大本体论问题的说明分割开。如古德曼一方面提出种种“形而上学”的本质都应从理论中加以拒斥,另一方面又提出审美经验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审美... [查看详细 ]

推荐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