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玄门道教|符咒大全 >> 道教文化 >> 浏览文章

道教道性论浅议

所属栏目: 道教文化资讯    发布时间: 2016-09-18   文章来源:www.tkpao.com/fuzhou/

隋唐时期,中国道教正式开始对得道成仙之依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从而提出了具有非常重要理论意义的道性论。道性论的提出,极大地推进了道教的学理化进程。它不仅对众生悟道成仙的理论根据进行了严密的论证,而且还大大简化了道教的修炼程序,把修道的重点安置在修己一心上,使得道教由外在的形体修炼逐渐转向内在的心性炼养,从而拓宽了道教理论建设和修行实践的发展空间。道性论为道教形成完整而又圆融的本体论、修行论、解脱论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道性论的发展轨迹

所谓道性,就是指道的一种潜在规定性,它是众生禀赋于道或与道同一的不变之性,它是众生之所以能修道而得道的根本依据或可能性。道性一词据说最早出现于《老子河上公注》中,因其道法自然,无所法也一句曾被注释为道性自然,无所法也。此后,道性一词便散见于其他的一些道教典籍之中,自然也成为道性所具有的重要内涵。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云的道性自然指的却是道的特性和本性,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对道体的描述,是道体论而非成道根据的道性论。杨维中先生认为:在早期道教经典中,道性往往与道体可以替换使用,它是指道之体性。

道教具有真正意义上的道性说,应始于《抱朴子内篇》。其《辩问》篇曾云:按仙经以为,诸得仙者,皆其受命偶值神仙之气,自然所禀。故胞胎之中,已含信道之性,及其有识,则心好其事,必遭明师而得其法,不然,则不信不求,求亦不得也。⑴葛洪虽未直接使用道性一词,但从其道之性的内涵来看,确实可以目睹后来道性内涵之端倪。在这里,葛洪指出神仙之气是天然存在的,是成仙之依据,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幸运分享到的;胞胎之中,已含信道之性,但必须通过明师指点,加上自己的信求,方可得之。很显然,葛洪的道性论与后来的道性遍在,清静自然,修心可得,得即仙成的系统道性论思想,尚有一定的差距,但它毕竟为道教的道性说拉开了序幕。

道教宇宙观认为,万物都是禀道而生,是道的产物,因此,道是万物皆有的属性。《庄子 width:600px;">

以上就是道教道性论浅议的全部内容。更多道教文化资讯,请关注玄门道教|符咒大全道教文化资讯频道!(http://www.tkpao.com/fuzhou/daojiaowenhua/9002.html)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