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文化论文 >

社会文化的投影:热播剧《士兵突击》的文化启示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3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内容摘要:《士兵突击》是一部特殊的电视剧,其在网络和电视台的热播,投射出当下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文章并不是要分析其热播的原因,而是试图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揭示出其中隐含的文化现象的本质,进而从文化的角度肯定这部戏的深层意义和价值。 关 键 词:

内容摘要:《士兵突击》是一部特殊的电视剧,其在网络和电视台的热播,投射出当下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文章并不是要分析其热播的原因,而是试图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揭示出其中隐含的文化现象的本质,进而从文化的角度肯定这部戏的深层意义和价值。

关 键 词:社会文化 投射 热播

《士兵突击》这部电视剧一出现便显示出了它的卓而不群。不同于以往的电视剧,它首先是在网上热播,在百度上观看观众评价超过60万条,而就是在这样一部网络热播剧中,竟然没有一个女性角色,没有一个明星大腕,没有浪漫曲折的爱情故事,可以说所有的市场元素都不具备,可放到各个电视台播出后,收视率依然飘红,这是以前电视剧很少出现的一种现象。电视剧是现代娱乐休闲的产物,其巨大的收视面以及庞大的观众群体直接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社会体系的精神需求,可以说热播的电视剧是社会文化的直接体现。《士兵突击》这样一部特别的热播剧,则投射出当下特殊的社会文化。

一、“好好活就有意义”投射出的碎片化生存现状

《士兵突击》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第一次把精神和心理问题放在比较突出的位置来表现,这是以往同题材电视剧当中不多见的,或者是不突出的。剧中的许三多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好好活就有意义”,自勉的同时勉励他人。我们当下的境遇,实际上是一种人的碎片化生存状态,即在不同的生存环境里要遵循不同的逻辑,生活的整体性已经很难再维持,我们会感觉到生活是断裂的,这就是生活碎片化的表征,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境遇,生活正在失去或者说已经失去核心的基础,每个人生活的意义要靠自己去创造,传统的生命根基已经被动摇。本剧中的几个重要人物都曾不屑或是迷茫地问:“什么叫有意义?”这是在问许三多,也是在问他们自己。生活的碎片化带来了人们价值的缺失和对存在意义的拷问,导致人存在的虚无感,怎样走出虚无?许三多的回答是“好好活就有意义”。这是他对存在意义的解释,这也是对人的存在的一种本原性观照的回归。

追根溯源,生命根基的动摇源于文化的破碎感。当下文化的多样性确实刺激了我们的眼球,但具有机械复制特征的大众文化取代了与个人生命空间亲切联系的民间文化样式,从而使得当下的文化空间尽管貌似繁华却内在地失去了一种鲜活的文化温情,文化的繁杂与多样带来某些个人文化选择的迷失。从这种意义上说,这部戏是用军事题材这个载体,讲述了一个关于信念、成长与蜕变的故事,在反映人们碎片化生存状态的同时,也正面回答了人们心底的疑问,在励志这个表象下,涌动着哲学的思辨和深刻。

二、主人公的成长历程投射出的“边缘人”姿态

在当下这个节奏越来越快的社会里,每一个人都会从社会和他人那里感受到时代施加于个人的影响,只要你用心去发现,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外来的压力,一个乡下人进入城市,从边缘地带到中心地带,内心充满焦虑。所谓边缘姿态,就是一个对现代化有些怯生生恐惧的外乡人的基本生活姿态,这个外乡当然不仅是指乡村本身。这种焦虑和边缘姿态在许三多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我离开过家,我不想再离开家了!”正是对这种置身于现代化漩涡之中“身不由己”的一种呐喊和挣扎。

许三多喜欢读书,却被暴躁的父亲送进部队,懵懵懂懂地就被推向了“中心地带”,焦虑由此开始。许三多把班长史今视作依靠,副班长伍六一却因担心许三多拖垮班长而仇恨般地看着他,许三多第一次感受到如此巨大的压力。三多被分到了偏远艰苦的后勤管道维护班,依然每天出操、训练,老兵们觉得他不合群,打乱了原本悠闲的生活,于是许三多遭到了众人的排挤,成了五班的“边缘人”,他只能靠写信和记日记来排遣内心的孤独和无助。生活终于出现了转折,三多靠一个人的力量修成了一条路,老兵们受到了感染,他刚被集体接受,却又要被调到钢七连,“身不由己”的漂泊感让许三多仰躺在饭桌上泪流满面。在现代化面前,我们就如过河的卒子,一去不回头,毫无退路可言。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lunwen/wenhua/163030.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